


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SL-120无人船交付现场
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简介
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(以下简称水生所)是国内唯一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,其前身是1930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,1934年7月改组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,1944年5月又分建成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。中国科学院成立后,于1950年2月将原中央研究院动物所、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、原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藻类部门合并,组建水生所,所址上海。1954年9月迁至武汉。2001年进入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。2011年整体进入院“创新2020”试点工程。2015年率先进入特色研究所,2018年通过验收,正式进入运行阶段。
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(以下简称水生所)是国内唯一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,其前身是1930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,1934年7月改组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,1944年5月又分建成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。中国科学院成立后,于1950年2月将原中央研究院动物所、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、原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藻类部门合并,组建水生所,所址上海。1954年9月迁至武汉。2001年进入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。2011年整体进入院“创新2020”试点工程。2015年率先进入特色研究所,2018年通过验收,正式进入运行阶段。
水生所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是,面向国家在水生态环境保护、水生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,开展基础性、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,着力重大理论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。在淡水生态环境保护、水生生物多样性形成与适应性演化机制、水生生物资源保护、鱼类基础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理论、淡水渔业模式和微藻生物技术等领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。